中新網(wǎng)內蒙古新聞6月15日電(奧藍 端木)歷經26天400名建設者的不懈努力,15日,京通鐵路朝陽地至通遼段橋梁更換任務全部完成,這也是京通鐵路運行50年來迎來的最大一次大修“手術”。換梁后列車內蒙段運行速度將整體提至100km/h。
京通鐵路(北京-通遼)始建于1972年,全長870千米,正線共有車站92個,是中國華北地區(qū)通往關外的東北地區(qū)的第二條鐵路干線,是溝通關內外的三條鐵路干線之一,也是晉煤北路分流外運的一條通道。
此次施工區(qū)域位于京通鐵路通遼市至赤峰市間,區(qū)間全長40公里,總投資37.78億元。據(jù)中鐵二十二局京通鐵路項目負責人姜躍龍介紹,該段鐵路歷經50余年的蹉跎,既有梁體均存在堿集料裂紋嚴重、梁體靠近端部腹板斜截面開裂、局部腹板裂縫貫通、部分梁體封端開裂掉塊、支座普遍銹蝕嚴重、梁體防水失效等病害,給鐵路行車帶來極大安全隱患,使得目前區(qū)段兩座鐵路橋長期限速60公里每小時,嚴重制約鐵路計劃運輸能力和運行速度。
“為減少此次換梁施工對鐵路運輸?shù)挠绊懀椖坎考夹g團隊多次召開施工論證會,反復模擬換梁施工方案,最終采用‘橫向頂推工法’對兩座鐵路橋68孔136片T梁進行整孔更換。”中鐵二十二局京通鐵路項目總工程師李廣威介紹說,該法使原來8小時鐵路天窗時間縮減至4.5小時,有效節(jié)約施工時長,大大減少對鐵路的運營影響。
經測算,本次換梁完成將使京通鐵路內蒙段運行速度整體提升至100公里每小時,使東北地區(qū)客貨列車進關、出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,有效緩解長期存在的客貨運輸“瓶頸”制約,提高客貨運輸服務質量,拉近關內與蒙東地區(qū)的時空距離,對促進區(qū)域經濟快速發(fā)展提供有力支撐。(完)